Monday, October 09, 2006

上市公司改革路遙

信報財經新聞
2006-10-10

  有在華資證券行負責保薦人工作的朋友跟筆者說,近期上市公司的審批收緊了,以往上市公司資料偶有含糊不清之處,很多時仍然可以過關,但現在監管當局終於明白要注意這些地方,而且懂得耍把戲,當保薦人未能提供更多資料時,懂得「大」保薦人是否真的有信心保薦這公司,並重申保薦人的責任;言下之意,這間公司一旦出事,作為保薦人的你可要擔當啊!這位朋友帶點無奈又氣憤的說:「審批班友真係醒!」

  對保薦人來說,這當然會阻礙他們的工作,不過對投資者而言,這自然是好消息!老套一點說,審批工作趨於嚴謹,對香港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利。

  過去港交所的上市申請審批機制不斷遭人詬病,證監會在2003年4月,終於爭得所謂「雙重存檔制度」,可以參與審批過程。證監會在相關工作上也明顯花了一點工夫,定期公布進度,不點名批評個案,令保薦人可以了解上市審批的要求。

  不過,這條改革之路仍只處於起步點。筆者作了一個簡單的統計,看看在雙重存檔制度下香港上市公司的水平。筆者選擇2004年本港經濟開始谷底反彈的一年,以這一年上市的「小型公司」為調查對象(以集資額十億元以下作界線),看看這些公司至今的純利表現──一家公司的內在因素,不像股價般易受外來因素干擾。

  在2004年,共有四十九家公司在主板上市,其中集資額在十億元以下的共有二十五家。兩年後的今天,這二十五家公司中,有十家的純利不增反退,而且有三家更由盈轉虧。換言之,2004年每五家集資額十億元以下的公司,有二家純利未返「家鄉」甚至錄得虧損。

  目前「見紅」的三家公司是美亞(1116),公司在2004年6月的半年止年度,錄得純利三千四百萬元,今年同期則虧損一千萬元,保薦人為群益亞洲和倍利證券。難兄難弟的是榮康(745),由2004年3月底止全年賺三千三百萬元,變為虧損一千五百萬元,保薦人為農銀證券,聯席保薦人大唐域高融資。中天國際(2379),今年6月底止半年內淨虧損三百六十萬元,而2004年同期則錄得純利一千九百萬元,保薦人第一上海。

  這三家公司的保薦人都是華資證券行,但以下這段文字,應足以令它們大感安慰。

  無獨有偶,當年上市的兩間中型公司──華潤上華(597)及彩虹電子(438),過去兩年業績都大幅倒退逾八成,並且曾經在過去兩年間一度錄得虧損!聯泰(311)業績亦倒退逾五成。這三家公司的保薦人相對華資蚊型行要強得多,華潤上華的保薦人是花旗;彩虹電子是中金;聯泰則是百富勤,但公司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可見改革香港上市公司質素之路仍然漫長。chanfire.blogspot.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