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06, 2006

紐約怕了香港?

信報財經新聞
2006-11-07

  工商銀行(1398)A+H股成功上市,為香港散戶帶來一封利是之餘,更「嚇」得連美國紐約市長米高彭博也急忙檢討美國股市的定位,特首曾蔭權相信難免沾沾自喜,自10月中被「敬愛」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摑了一記耳光後,終於可以吐氣揚眉。然而,再細心看看米高彭博的文章,再思前想後看看今天香港股市所處的位置,便會明白實際上香港同樣應自強不息。

  首先,其實彭博與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撰寫的文章近九百五十個英文字裏,香港只出現過一次!儘管香港的媒體吹噓彭博擔心香港會壓迫紐約的地位,但是其實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在於紐約如何與倫敦爭一日之長短;香港根本不在討論之列,文章的題目已說得明白:〈To Save New York, Learn from London〉。

  誠然,今年香港股市的集資額已超逾紐約,但是人家也不把我們放在眼裏,為什麼?是民族心理作祟,不甘屈於非白人面前?還是香港可以學的根本不多?說穿了,香港只是處於腹地而成了一個「福頭」,其實香港這個小金庫只是一個集散地,真正的藏寶洞是在中國,資金則來自世界各地。

  儘管香港可以吹噓上市集資額如何龐大,但是這些公司其實主要都是中國公司,其實來港上市都是境外上市!若果香港這條集資路真的出了問題,不可以說對中國改革之路沒有影響,但是影響的程度明顯只是行政上的問題,而不是致命性的,中國的公司大可到美國、英國上市,就如攜程(ctrip)、以往的中國網(china.com)。換言之,香港的股市誠然有便利、可靠的優勢,但是地位並非穩如泰山。

  既然紐約市長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倫敦,香港亦應同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彭博的文章提到有四大因素影響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一、資本市場的環球化;二、過分監管;三、無聊的法律訴訟;四、與世界脫軌的會計制度。

  一看到此,香港人可能已經喜上眉梢,第一點連彭博都說無能為力;而似乎第二、三及四點都與香港絕緣。說到第二點,不知港交所(388)會否以此作籌碼,要求取回上市審批權,但是港交所不用高興得太早,因為彭博的文章也提出集中一個監管機構似乎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更加吸引,因為不用費時失事地與多個機構打交道。

  至於第三和第四點,誠然香港的會計制度與國際看齊,本港的司法制度亦沒有助長無聊的法律訴訟,但是大家再想深一層,除了這些「好處」外,香港現在究竟在推行什麼深化金融市場的政策呢?(千萬不要告訴我是吸引外資公司來港這些口號式方案!)

  今天大家興高采烈地慶祝工商銀行A+H股成功上市,其實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是當年史美倫在中國證監會大力推動的成果,不過人去茶涼,今天大家只會把風光歸功於現在的官員。五年、十年後,當中國、亞洲股市逐步成熟,香港的定位又應如何?chanfire.blogspot.c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